《阳宅天元赋》上 蒋大鸿着 陈巃羽批注
原文:粗体字
陈巃羽批注:细体字
天元垂象,九霄开梵气之中。
九霄:天的极高处。
梵:古印度思想中的世界创造原理。为梵语brahma的音译。古印度婆罗门教认为梵是无所不在的最高实体,修行者最终极的目的就是与之合一。将其神格化则成为宇宙间最高的神,佛教将其归为天界中的一类。
大地炳灵,九野兆坤维之纪。
炳:持拿、执握。通「秉」。
九野:
1、天的九大区域。中央曰钧天、东方曰苍天、东北曰变天、北方曰玄天、西北曰幽天、西方曰颢天、西南曰朱天、南方曰炎天、东南曰阳天。
2、九州岛的土地。
兆:预先显示。
坤维:地的四角。
纪:法度、准则。
龙马以河图启瑞,神龟以洛书效珍。
剖混沌之先机,昭乾坤之大法。
自然妙化,至人因之。
至人:圣人,有大德的人。
建都邑以御万邦,授室庐以绥兆姓。
都邑:都会、都市、城市
御:统治、治理。
邦:古时诸侯的封土,大的称为「邦」,小的称为「国」。
室庐:屋舍、住宅。
绥:安抚。
明堂九室见于月令之文,乃井八家考之彻田之制。
月令:《礼记》篇名。记农历十二个月的时令、行政及相关事物。
彻田:垦治田地。
粤稽黄帝始创宫室,我祖文公爰营洛邑。
粤:助词,与「曰」相通。
稽:考也。
爰:改变、更换。
洛邑;周代洛阳的古称,“八方之广,周洛为中,谓之洛邑。
当时着为宪令,后世遵为遗规。
着:标举、标示。
宪令:国家的法令。
士民日用而不知,圣人先知而不讲。
秦火之后,典籍荡然。
千圣不传之心,一线寄诸哲士。
一线:比喻极为细微。
黄石授之圻上,乃出青曩。
黄石:秦时的隐士。曾于下邳圯上传太公兵法于张良,故也称为「圯上老人」。后借指熟谙兵法、识察人才的老人、仙人。
萧相功成末央,大开北阙。
萧相:萧何作为刘邦的重要谋臣,为西汉王朝的建立和政权的巩固,做出了重大的贡献。后人有称之为“萧相”。
大开:完全的敞开。
北阙:帝后所居之处。
央:完。
逮于管郭,微言莫稽。
管郭:在春秋时代,齐国首先向封建制转化。管仲相桓公,施行了一系列的封建化的改革。在这个基础上,齐国在东方成为最强盛国家,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最早的一个霸主。接着齐国而兴起的是晋国。晋文公是在时间上次于齐桓公的霸主。他所以能成霸主,也是晋国比较早地封建化的成果。当时帮助晋文公在晋国实行封建化的人是郭偃。到秦汉以后,管仲的名气还是很大,都知道他是齐国封建化改革的主要创始者和推动者。可是郭偃这个名字很少人注意。其实,在春秋战国时期,齐桓、晋文是齐名的;管仲、郭偃也是齐名的。
微言:精妙的言论
比及杨曾,正术始显。
杨曾:杨救贫、曾文辿ㄔㄢ。
嗣后伪书杂出,异轨争驰。
家造灭蛮之经,入排掌中之卦。
灭蛮之经:《灭蛮经》是一本流传在风水界之失传古书。
《灭蛮经》一书听说是唐朝国立鼎盛,往来频繁之外国使节、僧人、留学生等,纷纷来到中土广求知识之时,朝廷当局为了李氏政权之长计久安,而忧心被视为御用天学的秘传风水术,流传至民间甚至是「番邦」,特别另作颠倒风水理论所著的一本风水伪书。
掌中之卦:游年卦,即八宅,东西四命。
词能害志,伪且乱真。
固世道之衰微,抑亦天机之隐秘
不得无极之误,岂知目讲之传。
目讲僧:又名“幕讲僧”,元未明初著名风水地理师,其生平不详;据《宁波府志》记载:“目讲僧,不知何许人,隐其姓氏,或云元进士,晦迹于僧。
万世洪荒,一朝剖破。
洪荒:原始、蒙昧的太古时代。
坐山定宅,宅既不真。
东西分宫,宫亦全谬。
五鬼六煞:岂皆绝命之方。
生气天医,不尽延年之路。
贪狠巨门高耸,未是吉星。
廉贞破军昂头,讵真凶曜。
讵:岂、何,表示反问的语气。
欲执游年诀法,断无取验机关。
要明八宅之真,先识九宫之数。
年分甲子,运转三元。
上元一白为君,坤震为辅。
中元四绿居首,五六相承。
七赤下元,艮离襄旺。
襄:辅助
春荣秋落,莫寻出运之龙。
阳往阴来,须遇本宫之水。
正偏曲直,惟贵格清。
广狭浅深,只求位的形局之模糊犹可,方隅之杂乱难言。
旷野平原,端取流神结体。
端:特地。同「专」。
结体:组织结构。
关厢村镇,多将衢路分踪。
关厢:城门外的大街。
衢路:四通八达的大道。
城隅依城为凭,山谷傍山立局。
城隅:城下偏僻的角落。
高楼峻宇,硚星借插于邻家。
堰堤桥梁,动气交冲乎辙迹。
堰:挡水的土堤。
辙迹:车轮辗过留下的痕迹。
墙篱皆能障蔽,竹木亦可拦当。
总之,水为引气之神,察其来,又看兜抱
风多动气之力,性主散,须用遮拦。
嘘吸须辨阴阳,化机总归一局。
风之所送,即是水之所交。
阳之所嘘,亦即阴之所吸。
交类牝牡,如影随形。
牝牡:动物的雌性与雄性。